
一、结构特点
- 门形底座
由两侧刚性门腿和底部横梁组成 “门” 形框架,通过螺栓或预埋件直接锚固在混凝土基础上,整体与地面无相对移动,稳定性远高于移动式门座吊。
门腿间距根据作业需求设计,需满足下方车辆、设备或人员通行(如码头岸边的固定门座吊,门腿间距需适应船舶靠泊时的货物装卸通道)。
- 旋转机构
位于门座顶部,由转盘、大型轴承(如转盘轴承)和驱动装置(电机 + 减速器或液压马达)组成,可带动臂架、机房、操纵室等实现 360° 全回转,是扩大作业范围的核心部件。
由于无需考虑行走,旋转机构的承重设计更侧重稳定性,可承受更大的偏载和动态载荷。
- 臂架与变幅系统
臂架多为固定式或折叠式(非伸缩式),通过变幅机构(液压油缸或钢丝绳卷筒)实现俯仰动作,调整作业幅度(吊钩与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),幅度范围通常为 5-50 米(根据机型大小差异)。
部分机型配备主副钩,主钩用于重载作业,副钩用于轻载或辅助吊装,提高作业灵活性。
- 起升机构
由电机、减速器、卷筒、钢丝绳和吊钩(或属具)组成,起重量范围覆盖 5-500 吨(特殊定制机型可达上千吨),可根据货物类型更换抓斗、集装箱吊具、电磁吸盘等属具。
二、工作原理
起升:电机驱动卷筒收放钢丝绳,带动吊钩(或属具)垂直升降,实现货物的上下搬运;
变幅:变幅机构驱动臂架俯仰,改变货物的水平位置(靠近或远离旋转中心);
旋转:旋转机构带动臂架和货物绕门座中心旋转,将货物从一个方位转运至另一方位(如从船舶吊至岸边堆场,或从卡车吊至仓库)。
三、核心优势
- 稳定性极强
底座与地面刚性连接,无行走时的振动或位移,可承受更大的起重量和冲击载荷,尤其适合重型设备的精准吊装(如船厂吊装船体分段)。
- 结构更简化
省去行走机构及轨道系统,设备自重更轻(相对同规格轨道式门座吊),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更低,且安装调试更简便。
- 作业范围聚焦
虽无法移动,但旋转和变幅范围可覆盖固定区域内的多个作业点(如码头一个泊位、船厂一个船台),适合长期在同一区域开展重复性作业。
- 对场地要求低
无需铺设轨道,只需浇筑坚固的混凝土基础即可安装,适合空间有限或不便于设置轨道的场景(如车间内、小型码头岸边)。
四、适用场景
- 中小型港口或专用码头
用于固定泊位的船舶装卸,如内河码头、渔港、货主专用码头等,作业区域固定,无需跨泊位移动,可高效完成件杂货、散货的装卸。
- 造船厂与重型机械厂
安装在船台或车间旁,用于吊装船体部件、大型机械零件(如发电机、压力容器),因起重量大、定位精准,能满足重型设备的装配需求。
- 仓库与料场固定点位
用于厂区内固定区域的货物堆存与转运,如将卡车运来的货物吊至仓库,或从料场将散货装入车辆,适合作业流程固定的场景。
- 水利与基建工程
安装在水电站坝顶、桥梁施工平台等固定位置,用于吊装闸门、钢构件等重型设备,适应野外或高空作业的稳定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