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超大载荷与跨度,满足大型船舶建造需求
超强起重能力:额定起重量从数百吨到数千吨(如中国 “宏海号” 达 2200 吨),可轻松吊装船体分段、上层建筑、主机等重型构件。相比普通起重机(如汽车吊、履带吊),其起重量上限更高,能适应 10 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(如邮轮、LNG 船、散货船)的建造需求。
超大作业跨度:跨度通常在 30~100 米以上,可完整覆盖船台或船坞宽度,实现对船体全范围的吊装覆盖。例如,60 米跨度的龙门吊能一次性覆盖整个船台,无需频繁移动设备即可完成不同位置的构件对接,大幅提升作业效率。
二、精准控制与稳定性,保障构件对接精度
多维度同步操控:通过 PLC 控制系统协调起升、横移(小车)、行走(大车)等动作的同步性,确保重载状态下的平稳运行。例如,吊装不规则船体分段时,可通过微调各动作的速度和力度,避免构件晃动或受力不均导致的变形。
高精度对位能力:配合激光定位、摄像头监控、称重传感器等辅助装置,吊钩微调精度可达厘米级,甚至毫米级(满足船舶焊接对接误差≤3 毫米的严苛要求)。这对 LNG 船液货舱、邮轮复杂内饰模块等高精度构件的安装至关重要。
三、作业范围灵活,适应复杂建造场景
三维空间作业覆盖:门架沿轨道纵向行走(覆盖船台长度),起重小车沿横梁横向移动(覆盖船台宽度),吊钩垂直起升(覆盖高度需求),形成 “长 × 宽 × 高” 的立体作业空间,可满足船体从底部到顶部、从首部到尾部的全流程吊装需求。
可移动性增强适应性:门架底部的行走机构(轮式或履带式)使其能在船台、车间、码头等不同区域移动,灵活应对分段预制、船台总装、设备安装等多环节作业,减少设备闲置时间。
四、提升造船效率,缩短建造周期
支持 “整体化建造”:传统船舶建造需将构件分块吊装、多次拼接,而大型龙门吊可实现上层建筑、大型舱段等构件的整体吊装(重量可达上千吨),将原本数周的拼接工序缩短至 1~2 天,显著减少焊接、校正等后续工作的时间成本。
减少人力与辅助设备依赖: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(如防摇系统、远程操控),降低对人工操作精度的依赖,同时减少叉车、小型起重机等辅助设备的配合需求,简化作业流程,提高单班作业效率。
五、安全性与可靠性强,降低作业风险
多重安全保护装置:配备超载保护(称重传感器)、行程限位(防止超范围移动)、防摇系统(减少重物摆动)、紧急制动等装置,可有效规避超载、碰撞、构件坠落等安全风险。
结构稳定性高:门架采用高强度钢材焊接,整体刚性强,能承受大风、重载等极端工况下的载荷冲击(部分机型可抵御 10 级以上大风),确保长期高强度作业的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