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核心作用场景:支撑船体建造全流程
- 船体分段的吊装与转运
现代造船采用 “分段建造法”(将船体分为数十至数百个分段,如机舱段、甲板段、舷侧段等),每个分段重量从几十吨到上千吨不等(超大型船舶的机舱分段可达 2000 吨以上)。
龙门吊需精准完成分段的车间内转运(从焊接工位到涂装工位)、堆场存储(按建造顺序码放)、坞内总装(将分段吊装至船坞 / 船台的预定位置),是连接分段制造与总装的 “桥梁”。
- 大型部件的吊装与安装
船舶核心部件(如主机、发电机、螺旋桨轴系、大型烟囱、上层建筑模块等)的重量通常达数百吨,需通过龙门吊完成从运输车辆到船体的精准对接。例如:将数千吨的主机吊装至机舱分段内,定位误差需控制在毫米级,确保与轴系的同轴度。
对于超高部件(如上层建筑模块高度超 30 米),龙门吊需在起吊过程中保持稳定,避免与其他结构碰撞,依赖其防摇控制和大跨度覆盖能力。
- 辅助船坞 / 船台作业
在船体合龙阶段,龙门吊可辅助调整分段间的相对位置,通过微速起升、平移实现分段对接时的 “无缝贴合”(焊缝间隙≤2mm),为后续焊接奠定基础。
对于中小型船舶,部分龙门吊可直接参与船体整体翻身(如将水平建造的船体分段翻转至垂直状态),或配合其他设备完成船舶下水前的最终调整。
二、核心价值:提升造船效率与质量
- 突破重量与空间限制,支撑大型化造船
传统起重机(如汽车吊、履带吊)受限于起重量(通常≤500 吨)和作业半径,无法满足超大型船舶(如 10 万吨级以上油轮、LNG 船)的分段吊装需求。
造船龙门吊的起重量可达 3000 吨以上,跨度覆盖整个船坞 / 船台(60~150 米),可一次性吊装超大型分段,减少分段拆分数量,缩短总装周期(例如:某船厂采用 2000 吨龙门吊后,船体总装时间缩短 30%)。
- 保障高精度对接,提升建造质量
船舶建造对精度要求极高(如船体分段对接的直线度误差≤3mm/m),龙门吊的高精度控制技术(防摇、激光定位)可确保吊重稳定,避免因晃动导致的分段碰撞或对接偏差,减少后续修正工作量。
对于 LNG 船、邮轮等高端船舶,其液货舱、豪华舱室模块的吊装需 “零误差”,龙门吊的精准操作是保证船舶密封性、安全性的关键。
- 优化作业流程,降低人力成本
龙门吊的自动化与远程操控功能(如预设路径、自动对位)可减少人工干预,降低高空作业风险;同时,其大覆盖范围可减少设备频繁移位,提升单台设备的作业效率(日均吊装次数可达 50~100 次)。
在分段堆场与船坞之间形成 “一站式” 运输通道,避免多台设备接力吊装的时间损耗,优化船厂物流节奏。